

段干姓
段干木、李宗
陕西、山东
段干木、段干崇、段干越人
扶风郡、鲁郡;扶风堂、鲁郡堂
待补
得姓始祖
段干木、李宗。
展开
湖北巴东、江陵段干氏省改段氏字辈:“一道茂家世长尺启远昌炳辉成良策克项督天章”。
四川广安段干氏省改段氏字辈:“学元明礼德正修道林和平安”。
湖南澧县段干氏省改段氏字辈:“文能尚遇志永世锡宏德孝友传家远诗书继泽长胜立本道业朝庭自荣昌”。
展开
迁徙分布
段干氏复姓或是古老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六十六位门阀。段干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考证,段干木是我国段干氏的始祖,段干氏与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颇有渊源。“段干”本来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个邑名。根据《史记·老子传》记载,老子的孙子名字叫宗,是魏国的将军,先后受封于段、干这个地方,故而得姓,称为段干氏。根据《风俗通》上的记载,段干氏是段干木的后代。而《史记》记载得很详细,春秋时期晋国人段干木,居于魏国,守道隐居不作官。魏文侯去拜访他,他翻墙走避,魏文侯仍对他十分尊敬,每次路过他的家门口必定下车。段干氏就是这位贤人的后代。段干姓望族居于扶风郡(今陕西省咸阳县东)、鲁郡(今山东省滋县西一带)。
展开
郡望
扶风郡:周朝时期即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咸阳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了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改其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的广大地区。五代时期的后汉政权将其辖地限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时期则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再移治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则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曾迁至今山东省的滋县。
堂号
扶风堂:以望立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国堂。
展开
待补
展开
-
03-012020段干字辈湖北巴东、江陵段干氏省改段氏字辈:“一道茂家世长尺启远昌炳辉成良策克项督天章”。 四川广安段干氏省改段氏字辈:“学元明礼德正修道林和平安”。
-
03-012020得姓始祖得姓始祖 段干木、李宗。 迁徙分布 段干氏复姓或是古老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六十六位门阀。
-
03-012020郡望堂号郡望 扶风郡:周朝时期即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咸阳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了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
-
03-012020历史名人段干木 魏国人,李宗的后代。段干木原是晋国人,后来到魏国,住在魏国的城邑段木,所以人们称他为段干木。段干木曾求学于孔子的弟子子夏。他很有才能,但不愿做官。
-
03-012020段干氏源流源流一 源于嬴姓,或出自已姓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本自李姓,出自春秋时期道家鼻祖李耳之裔李宗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
暂无内容,敬请期待